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31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21篇
理论方法论   95篇
综合类   223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村庄和学校是农村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三个重要教育主体,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农村教育主体结构。农村中小学生正是在该结构中获得成长,而农村校园欺凌事件的频发和多发则与其变化相关。农村教育主体结构的变化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主体的缺位,表现为农村家庭隔代抚育的“不过问”逻辑;二是村庄教育主体的缺位,表现为村庄交往中的村民相互“不得罪”的逻辑;三是学校主体的缺位,表现为学校管理中官僚主义的“不出事”逻辑。这些主体行为逻辑的变化,进而带来了三者之间良性互动的阻隔,包括家庭与学校勾连的中断、村庄对学生和家庭监管的缺位,以及学校对农村社会的脱嵌。治理农村校园欺凌事件,除了法制和规范进校之外,还要搭建新型的教育主体结构,形成多元化、多主体农村校园欺凌的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2.
论农民的地权意识与公共治理 ——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珠三角地区农民的地权意识发生了重要演变,集体所有制中的"公有制"变为"共有制",作为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的土地也因此演变为土地财产,变成了村社集体所有农户利益的集合.地权意识的强化使得土地利益分配固化,导致物业普遍过剩且改造困难,无法适应新一轮的产业升级需求,而且阻碍了公共项目的落地实施,进而影响地区公共利益,形成地区发展低水平的均衡.村民巨大的分红诉求不断被挤压用于公共治理的村社集体资源,甚至形成与国家对抗的强大集体行动能力,国家与村级公共治理能力双重弱化.  相似文献   
3.
4.
罗玮  罗教讲 《社会学研究》2015,(3):222-241,246
本文在全面解读、分析新计算社会学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追溯了新计算社会学产生的历程,将新计算社会学的主题内容划分为五个方面:大数据的获取与分析、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融合、互联网社会实验研究、计算机社会模拟研究和新型社会计算工具的研制与开发。本文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实例,分别对这五大研究内容或主题进行介绍和分析。新计算社会学的产生会引发一场社会学的"革命"吗?笔者借助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急剧转型,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矛盾凸显的高风险时期,如何有效地化解困难群体面临的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风险,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现代风险社会的背景下,为应对各种突发性的社会风险,高效化解贫困群体的"急难"问题,让陷入紧急性生活困难的群体得到及时有效救助,迫切需要构建临时救助制度救急难的常态化机制,主要包括救急难对象主动发现机制、"急难"风险快速响应机制、"一站式服务"机制、民政"大数据"与信息共享机制、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机制、长效监管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罗东 《天府新论》2015,(4):148-155
社会化媒体被称为是互联网的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近年来,它对抗争政治所产生的显著影响、功能吸引了国外学者的学术旨趣,相关的研究也不断涌现。这些研究回答了两者关系的基本逻辑与内容。尽管现有的这些研究是多学科的、多路径的、多方法的,但缺乏学科间的理论交流与相互借鉴。本文从“行动逻辑”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梳理了来自国外(英美、中东等)的研究成果,指出国外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成果和不足,并提出超越“单向度文本”、“技术决定论”、“技术限制论”等困境的可能出路,同时为中国语境下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8.
欺凌是一种伤害或骚扰,包含了欺凌与被欺凌双方地位上的不平等,以及反复发生的行为。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青少年欺凌主要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同辈群体环境、校园环境以及家庭环境。对西方国家中较为成熟的青少年干预手段与模型进行梳理与分析,认为青少年欺凌干预不应单纯从个体入手,而应从宏观层面对青少年的成长环境进行综合监管与干预,并需要学校、家庭以及其他部门的协力合作。  相似文献   
9.
笔者通过赣北Z村实地考察发现,基于宗族性村落特有的祖业观念,当地村民没有对土地私有化的想象,在对土地为国家集体所有的法律认知之外,他们还有一层非正式的土地认知——祖业权,这是一种特殊的对土地所有权的想象。不同于对个体私有的强调,也不同于村社集体共有,祖业权更具有宗族集体主义的意识形态。混淆了祖业与私产,处理不好祖业权与法律产权的观念冲突,土地纠纷就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